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 - Robert Wright

人類的「感受」所引發的衝動及慾望,都是「天擇」造成的幻想。

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 - Robert Wright
Photo by Daniel / Unsplash

翻開書後才發現,作者也是 Vipassana Meditation 的修行者,這本書是他試著用科學檢視靜坐和開悟,所做的文字記錄。雖然說在開悟的道路上,試圖用文字描述過程,未必會有助益,甚至可能會妨礙練習(這也是為何十日禪課程要我們不要攜帶紙筆進去的原因)。

相較於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,個人比較能接受佛教哲學的原因,是相信解脫之道來自於個人努力,而不是仰賴信仰某個神。更重要的是,這套思想和方法能讓你在求道的過程中,對這個世界做出更好的反應,獲取更平靜和快樂的人生。而作者就是站在這個角度,希望能藉由寫書來讓更多人知道靜坐的好處,至於是否能參透其中的道理,就看各自的造化了。

天擇

書中寫道,人類的「感受」所引發的衝動及慾望,都是「天擇」造成的幻想。為了讓基因能夠順利傳遞下去,卻造成人生的種種痛苦,而靜坐就是打破這些幻想的方法。

卡波拉格斯妄想

書中提到一個疾病,叫做「卡波拉格斯妄想」,病人會認為原本熟識的人是冒牌貨。這引發一個討論:無法如果看到某個人時,並無法引發你看到母親時會出現的感受,那麼這個人還會是你的母親嗎? 如果看到大海,卻無法引發某種你與海洋間的混雜感受,那麼這還是一片海洋嗎?

對於不在這個領域的人來說,這段話很莫名其妙,但我卻覺得很有意思,也說明了感受的重要性。最近也時常在練習,對於瞬間產生的感受,不要馬上做出反應,然後用比較客觀的角度看待它,生活也過得比較快樂。

虛無主義

作者在書末提到:「我不想在前往涅槃的道路上走太遠,以至於完全喪失了戰鬥精神。如果全然開悟意味著要放棄任何價值判斷,也放棄推動變革,那麼我寧可不要開悟。」這陣子也有想過這個問題,舉例來說,修行讓你放下兩岸人民的相互仇視,卻可能被自我或他人質疑喪失國族認同。如果每個人都沒了渴望和憎恨的事物,社會正義是否能完全實現,還是只是會變成一個毫無意義的世界?

心中目前還沒有很好的答案,大概也是道行還不夠深,才會有這些疑問。